這個子計畫的重點在結合數位設計和人文地理學,研究議題包括行動擴增實境、城市空間互動、虛實混合空間、地方行動遊戲、行動學習等,嘗試以擴增實境與行動裝置作為技術基礎,進行虛實混合遊戲系統的開發,把遊戲元素應用在非遊戲情境脈絡(non-game contexts)的台中走讀體驗,將能提供使用者更深入且多樣化的感受。整個計畫結合了互動遊戲技術、旅遊導覽規劃、社區經營,目標就是結合數位資源與資訊技術,以運用於人文社會。這個子計畫在第一階段的預期執行成果為:
- 以虛實混合的角色扮演遊戲建置與研究為主,本計畫透過子計畫的橫向連結,取得專業且完整的腳本所需素材。
- 採用虛擬實境技術,以發展具有擬真互動等特性的遊戲式系統,透過遊戲的方式結合旅遊導覽,提供全新的虛實混合走讀體驗。
遊戲介紹海報
透過資訊科技與行動裝置的輔助,結合文創旅遊議題,透過虛實混和電腦遊戲的方式,透過慢遊與深度旅遊來走讀台中,細細的品味台中中區的歷史與文化,讓旅行者在走讀過程當中,增加趣味與內容的豐富,並且連結旅行者之間的旅程,並現歷史與記憶,建立嶄新的文創旅行的遊戲社群。
本年度計畫主要以遊戲性的旅遊活動設計,提高旅行者的旅遊動機,讓旅行者在旅遊的過程中,透過遊戲的方式間接進行旅遊導覽,以了解臺中中區的歷史與文化特色。
關鍵詞:行動導覽,文創旅遊,APP遊戲,擴增實境
本年度計畫主要以遊戲性的旅遊活動設計,提高旅行者的旅遊動機,讓旅行者在旅遊的過程中,透過遊戲的方式間接進行旅遊導覽,以了解臺中中區的歷史與文化特色。
關鍵詞:行動導覽,文創旅遊,APP遊戲,擴增實境
”時空旅人”目前包含了台中市中區10個著名旅遊景點(台中火車站、宮原眼科、繼光街、台中州廳、正老牌香菇肉羹、湖心亭、第二市場、20號倉庫、台中肉圓、台中文創園區),景點內容並結合子計畫”城市變遷與地方記憶-從大墩街到台中市的數位再現”的歷史照片歷史資訊,以及子計畫”數位網路與地方知識-LocalWiki對台中市文學地景的知識建構”的文學作品介紹,以加深導覽資訊的深度與價值。
以下以台中火車站為例,照片取材自子計畫”城市變遷與地方記憶-從大墩街到台中市的數位再現”的裕仁皇太子行啓路線 The Imperial Visit to Taiwan of
the Crown Prince Hirohito in 1923,文字介紹取材自子計畫”數位網路與地方知識-LocalWiki對台中市文學地景的知識建構”台中市台中公園條目。
照片:
圖一裕仁天皇台灣行啓照片(19 April 1923)
簡介:
台中車站建於西元1917年,為日本政府明治維新運動下的產物,以濃厚的文藝復興巴洛克風格著名,目前已被列為第二級古蹟,是台中獨特的地標。
文學作品:
廖玉蕙〈當火車走過〉:擠火車是個可怕的經驗,車子擠成那個樣子而居然從不考慮加掛車廂,也是我至今百思不得其解的。常常,我一隻腳懸空,只有一個腳尖踮在車門的階梯上,一手掛在門把,另一手只能搭在同學的手腕上,大半個身子露在車門外,一路掛到台中車站。

圖二景點介紹結合舊照片與文學地景畫面
這些景點可依玩家需求排列組合出不同特色的遊戲行程,提供台中市中區半日遊的旅遊行程路線,串聯成遊戲劇情,”時空旅人”於3月底在Google Play上架,可供一般使用者瀏覽與下載。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