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子計畫的重點是從創用新工具思考如何利用數位科技支援人文研究,以進行深層的文學美學研究議題探討。文學地景涉及了作家的再現,自然地景因為作家的書寫擁有了文學性,而在於書寫地景中,進行自我情感與意志的涉入,理性與感性的反詰,使風景感染主體自我的記憶與美學。然而,被單一作者以記憶美學篩瀝的「文學地景作品」,是全然鏡像或是一種區隔雜音性的作品?因此,網路數位世界能提供連結與多媒體呈現的功能,將可透過多元資料的交互參照而避免單一論述進行,立體化呈現一地景的感覺傳統。在這個子計畫融合「人文─數位」與「人文─地理」兩個思索路徑,探討跨媒跨文體意識,也善用數位化的地誌工具共構更新效能。這個子計畫在第一階段的預期執行成果為:
- 強化埔里文學美食觀光資源調查與文案企劃:為了豐富原先建置埔里文學美食觀光資源資料庫內容,將在此次計畫篩選更多關於埔里的文學作品,並採廣義範圍涵蓋南投縣,以利後續發展成中台灣文學美食觀光資源資料庫。
- 精進埔里文學美食觀光資源資料庫內容建構:埔里文學美食觀光資源資料庫的建立,是依據地方行銷之觀點,將文學與美食觀光作結合,從中將美食與觀光資源探尋出,藉以建置閱讀文學地景美食觀光資料庫。而資料庫欄位規劃設計,則是依據地方行銷策略中的吸引力行銷構面,生成資料庫之資源編碼與邏輯設計。
- 發展埔里文學美食觀光地圖加值應用:埔里文學美食觀光地圖的建立,並且進一步加值應用發展出可以呈現閱讀文學美食觀光資訊的智慧型手機App,包含:文學描寫地點、各鄉鎮分布、美食觀光相關資源說明,以及可自動化進行文學美食導覽之功能設計
本子計畫在跨領域攜手合作下,以產業應用研究為導向,主要目的是研究創新的文學美食觀光行動服務模式,發展出可讓旅遊價值更具意義的服務平台與手機應用App,讓文學中的資源得以相互串連形成具觀光價值的「文學美食觀光」,引領大眾以不一樣方式的遊玩與嚐鮮,進而發現這美麗的福爾摩沙-寶島台灣的美。
關鍵詞:文學、美食觀光、加值應用、資料庫、台灣、行動應用程式(mobile Application,簡稱mobile App、App)
本子計畫以研發中台灣文學美食觀光行動服務加值應用;基於旅遊目的地選定恐非單一景點,故蒐錄以南投縣埔里鎮文學圖書資料為主(表3),若文本中提及南投縣其他鄉鎮市區亦將納入,共計完成59筆資料建檔,蒐錄圖像達200張以上,以填補地方產業發展文學美食觀光展演時所需在地特色資源建置(知識面)、展演內容(產品面)缺口。
本計畫文獻出處
- 南投縣政府(2009)。文學記遊‧南投散策1。南投縣: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南投縣政府(2010)。文學記遊‧南投散策2。南投縣: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王灝(2004)。南投山水歌:南投縣的山林水色與人文原鄉邂逅。臺北市:愛書人雜誌。
- 南投縣美食協會(2008)。台灣心美食-南投新料理˙台灣第一味。南投縣:南投縣政府。
- 王文正、林素貞口述;王灝、張靜茹撰文(2011)。吃飽吃巧-台灣埔里金都餐廳美食文化故事集。苗栗縣:宏擘管理顧問;南投縣:金都餐廳發行。
- 王灝(2007)。詩情王灝文學作品集。南投縣:大埔城藝文工作室。
![]() |
中台灣文學美食觀光App主功能範例 |
![]() |
「埔里介紹」功能為介紹埔里的景點與美食之特色,並提供外部網站的連結讓使用者查詢更詳細的資料,期望加深使用者對於埔里的認識 |
「美食導覽」功能是基於埔里的在地美食,讓使用者瞭解到埔里有哪些美食,而作家又是如何描述這些美食,當使用者點選其中的一個美食後,會出現該美食的相關描述,以及該美食在Google地圖上的位置,讓使用者能實際去體驗及品嚐該美食。
關於「美食導覽」的操作方式:點選「美食導覽」功能選項後,系統將自動導引至美食導覽內頁,透過右上方版面編排按鈕可改變內容資料呈現方式,點選圖片或文字後可導引至美食描述內頁,此功能的設計精神為透過埔里在地美食,提供使用者瞭解曾有哪些文學作品描述過該美食,並提供實際的Google Map地圖讓使用者查詢該美食的位置。
「文學導覽」功能是基於埔里在地作家的作品進行導覽,透過作家的作品,使用者可以得知作家是如何描述該景點,在文學功能下將景點分為「自然風光」、「歷史與名人」、「文化景觀」、「傳統聚落與建築」、「節日慶典」、「建築、紀念物與雕塑」、「餐飲店家」以及「地圖」共八大類,而系統只會針對有敘述資料的顯示,當使用者點選其中一篇文章之後,會出現作者、文章的基本資料以及不同類型的景點標籤,而這些景點標籤切換後會出現其相關的文字敘述,地圖標籤則以Google地圖來呈現作家的位置以及景點的位置,此功能主要期望達到推廣埔里在地文學的能見度,以及加深使用者對於埔里景點的遊玩體驗。
關於「文學導覽」的操作方式:點選「文學導覽」功能選項後,系統將出現子選項「埔里文學書輯」,點選進入後,系統將自動導引至文學作品列表內頁,選擇作者名稱或繼續閱讀可連結至作者介紹的內頁。此外,可選擇切換不同頁籤查看相關的文字敘述,此功能的設計精神為透過文學作品讓使用者瞭解到作者是如何描述該景點,並提供實際的Google Map地圖讓使用者查詢該篇文章作者的位置。
「觀光導覽」功能是基於埔里在地景點,透過不同類型的觀光景點來進行導覽,在此項功能下將景點類型分為「自然風光」、「歷史與名人」、「文化景觀」、「傳統聚落與建築」、「節日慶典」、「建築、紀念物與雕塑」以及「餐飲店家」共七大類,使用者可選擇其感興趣的景點類型,系統會依照使用者所選擇的景點類型,列表出屬於該類型的景點資訊供使用者查詢,使用者可再選擇其感興趣的景點,查看作者是如何描述該景點,以及該景點在Google地圖上的位置為何等資訊,此功能的設計精神主要是期望能以文學帶動埔里的觀光發展,以及加深使用者對於埔里景點的遊玩體驗。
關於「觀光導覽」的操作方式:點選「觀光導覽」功能選項後,系統將出現七個子選項「自然風光」、「歷史與名人」、「文化景觀」、「傳統聚落與建築」、「節日慶典」、「建築、紀念物與雕塑」以及「餐飲店家」,點選其中一個選項會出現屬於該類型的景點列表,使用者可再往下選擇感興趣的景點進入景點的文字敘述、照片及地圖頁面,此功能的設計精神為透過埔里在地景點進行導覽,讓使用者瞭解到作者是如何描述該景點,並提供實際的Google Map地圖讓使用者查詢該景點的位置。
「看心情吃美食」功能為透過食物顏色與心情的影響關係,所發展出來的一項功能,此功能的食物目前是以埔里的在地美食進行規劃,而食物顏色與心情影響關係是根據色彩治療理論所歸納而成,在此系統中共使用了五種顏色與五種心情,依序為綠色與穩定、紅色與活力、黃色與樂觀、白色與清醒及黑色與沉著,透過埔里在地美食的顏色,當使用者想要獲得何種心情,系統即會推薦給使用者相關的食物供使用者參考,並且亦會有作者描述相關的句子以及該美食在Google地圖上的位置等資訊,此功能的設計精神為透過心情與美食的顏色所推薦出來的埔里美食,期望能帶動埔里當地的美食發展,以及加深使用者對於該App的使用興趣為目的。
「看心情吃美食」的操作方式:點選「看心情吃美食」功能選項後,系統將出現心情選擇頁面,透過左右切換按鈕可選擇不同的心情進行不同美食的推薦,進行美食推薦後,即會出現推薦出的食物列表,並可透過右上方的版面編排按鈕切換資料的呈現方式,點選食物列表的縮圖可放大該圖,此功能的設計精神為透過色彩治療理論去推薦出相關的埔里在地食物,提供使用者一個有趣且實用的功能選項。
0 意見:
張貼留言